用光谱指数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估计小麦穗叶复合指标动态


发布时间:

2024-06-13

来源:

作者:

在产量的精确光谱预测中,穗光合作用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一直被忽视。因此,有必要构建和估计与产量相关的表型性状,考虑穗光合作用。基于19个小麦品种在两年内两种氮肥条件下的田间和光谱反射率数据,我们的目标是(i)构建一个与产量相关的表型性状(穗叶复合指标,SLI),解释穗对光合作用的贡献,(ii)开发一种对SLI敏感的新光谱指数(增强三角植被指数,ETVI3),以及(iii)通过整合光谱指数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和评估SLI估计模型。结果表明,SLI对氮肥和小麦品种变异敏感,比叶面积指数更能预测产量。ETVI3在整个生长阶段与SLI保持很强的相关性,而其他光谱指数与SLI的相关性在穗出现后很差。将谱指数和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提高了SLI的估计精度,SLI的最准确估计值分别为决定系数、均方根误差(root mean square error,RMSE)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值0.71、0.047和26.93%。这些结果为准确预测GY的光谱提供了新的见解。这种高通量SLI估计方法可用于小麦全生育期的产量预测,并可辅助农业实践和品种选择。

 

图1  TVI和ETVI3概念的示意图比较,其中ai、bi和ci是TVI的三个顶点;Ai、Bi和Ci是ETVI3的三个顶点。注:以DAS 140、DAS 165和DAS 175级的光谱反射率为例。TVI,三角植被指数;ETVI3,增强三角植被指数3;DAS,播种后几天。

 

图2  2020年和2021年两种氮肥(A、B)和三个品种(C、D)穗叶复合指标的动态变化。

 

图3  多生育期籽粒产量与穗叶复合指数(SLI)和叶面积指数(LAI)的关系。

 

图4  前十个光谱指数与穗叶复合指数(SLI)的关系(A–J),以及校准和验证数据集中冬小麦的估计和测量SLI之间的关系(K–L)。注:EVI,增强植被指数;TVI,三角植被指数;RDVI,重整化差异植被指数;PRDVI,经穗部调整的重整化差异植被指数;MTVI2,修正三角植被指数2;NDLI,归一化差异木质素指数;OSAVI,优化土壤调整植被指数;NDNI,归一化差异氮指数;TO,反射率指数中转化叶绿素吸收与优化土壤调整植被指数的比值;vogelmann红边指数2;ETVI3,三角植被指数增强3。

 

图5  XGB-FS在穗前和穗后阶段分别用于穗叶复合指标(SLI)估计的前十个重要特征。注:ETVI3,增强三角植被指数3;EVI,提高植被指数;抗大气植被指数;RG,红绿比例指数;TVI,三角植被指数;RDVI,重整化差异植被指数;OSAVI,优化土壤调整植被指数;NDVI573,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573;PRI,生理反射指数;NWI3,归一化水指数-3;PRDVI,经穗部调整的重整化差异植被指数;CRI1,类胡萝卜素反射指数1;MTVI2,修正三角植被指数2;NWI2,归一化水指数-2;CRI2,类胡萝卜素反射指数2;PSRI,植物衰老反射指数。

 

图6  在抽穗前(A–H)和抽穗后(I–P)阶段,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(MLR)、支持向量机回归(SVR)、最小绝对收缩、选择算子回归(LASSO)和k近邻回归(KNR)对穗叶复合指标(SLI)的估计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。注:ETVI3,增强三角植被指数3;(A–D)和(I–L)是测量数据集,包含ETVI3;(E–H)和(MP)是不含ETVI3的测量数据集。

 

来 源

Tao, H., Zhou, R., Tang, Y., Li, W., Yao, X., Cheng, T., Zhu, Y., Cao, W., & Tian, Y. (2024). Estimating wheat spike-leaf composite indicator (SLI) dynamics by coupling spectral indices and machine learning. The Crop Journal.

 

编辑

王春颖

推荐新闻

石时之约|韩志国:透过表型数据,看见植物的喜怒哀乐!

本期石时之约,我们将对话江南平台app体育总经理、国际植物表型学会(IPPN)执委会委员/工业分会副主席韩志国,一起从表型数据的科学角度,去读懂农作物的喜怒哀乐和前世今生。

慧科研、慧育种、慧种田——慧聚改变的力量

让我们“慧聚”在一起,为“慧科研、慧育种、慧种田”赋能。

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建设注意事项

育种,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,选择各种表型指标(产量、品质、抗性)最优的基因型材料的过程(AI育种,从这里起步)。育种工作中大约70%的工作量来自表型观察测量和筛选,是最耗人力物力的过程。

作物生理表型测量基础原理

生理表型测量的核心在于“早、快”,要在肉眼可见之前就能测量并预判出变化趋势,才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。叶绿素荧光成像,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。